有鑑於米小錄最近又造訪了位於八里的十三行博物館
啊哈~在這裡在補充一些有關於十三行文化的精髓跟故事
最後還有米小錄對十三行文化的的想法~請大家品嚐品嚐
【2000年前台北人的生活】
『食』:十三行位置背山面海,當然是有許多的山珍海味佳餚,同時他們也會耕種田地及養許多家畜,烹調的工具也很齊全!而他們吃剩的骨頭、貝殼及其他日常垃圾堆積成的垃圾堆,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的「貝塚」, 這些遺跡更是幫助我們了解先民生活習慣的重要線索。
(A)上山狩獵-是最基本的活動,由於十三行人已經懂得使用鐵器,所以應該是使用鐵製的槍頭、箭鏃、刀等武器,獵取鹿、野豬、鳥類等許多獵物,毛皮剝下來可做為交易品及衣物,肉可食用,少部分骨頭可做成裝飾品及矛、鏃、魚鉤等銳利骨器 可以說是物盡其用!
(B) 貝類-也是十三行人常見的菜餚,用腳在沙灘或淺海沙地中踩踏搜索,踩到就直接撿起來。檢起的貝類加水放入陶罐類的容器內,再以石支腳架撐高,然後生火煮食。雙殼貝類,如文蛤熟了殼會張開,食用方便,如果是螺形貝,就用凹石和砸石敲破殼取肉來吃。
(C)魚類-也是十三行人重要的食物來源,根據陶器上的方格網紋,以及少量的石網墜(綁在網底增加重力以免漁網亂漂的工具),可以推斷他們會使用漁網來捕魚,可能是用大石頭代替網墜。此外,他們也會出海射魚,將有鉤刺的鐵槍頭用繩索以活結綁在長桿上,若射到大魚例如鯊魚,就將繩索放開,等魚掙扎力竭後再拖回。乘坐的船隻可能是獨木舟和竹筏。
(D)耕種-除了採集獵捕之外,十三行人也具有耕種的技術。在遺址中發現了碳化稻米、種子等作物,可以推斷他們也像現在的人一樣種稻吃飯。不過當時的耕種方式相當的原始,就是直接在附近潮濕有水的土地灑下種子,沒有插秧及施肥等等現代的耕種方式。收割後摔打稻穗收集穀粒,再用杵臼去殼,就成為可食用的米,吃飯時用石支腳撐起陶罐生火烹煮即可。
『衣』:紡織品容易腐壞,難以長期的保存下來,所以留下來的遺跡並不是很多。不過當時的紡織方式應該和早期的平埔族的原住民類似,以海濱的麻 類植物為原料,將纖維利用木棍和石紡錘搓捲成線,再將線織成布匹,才能製成衣服。冬天則可加上獸皮禦寒。衣著的形式應該也和早期的平埔族相近,穿著背心、短裙、纏頭巾,配戴珠串的項鍊、手環、耳環等,可能也有黥面或紋身,可惜都只能推測,沒有證據。
『住』:
(A)干欄屋-十三人的房子屬於「干欄式建築」,也就是以木樁架高的方式的建築。先將木樁 固定基礎,在離地80~100公分左右的地方架起梁木,鋪上厚木板為地板,以梯子連接屋外的地面。 再往上蓋出牆壁屋頂就成了一間完整的房子,大小約二十平方公尺,全家都可住在一起。這種建築方式可以防範野獸並避免地面濕氣,相當 適合當地環境。
(B)鐵器工藝-十三行人是北台灣進入鐵器時代的代表。可惜因為鐵器容易鏽蝕,所以殘存的遺物並不多。方法應該是從觀音山採來含鐵的火山岩,砸碎敲成粉末狀後,加入煤一起在大陶缸中燃燒,鐵便會熔化成滾燙的液體,從陶缸的下方流出,凝結成為生鐵。再把生鐵冶煉、敲打為強韌堅固的熟鐵器具、物品,最後再打磨即大功告成。
(C)陶器工藝-不過大部分的日常用具還是以陶製器具為主。將陶土加水及適量細沙混合均勻,加沙可以讓陶器不容易被燒裂。再仔細將土團捏成需要的陶器形狀,大多是小口大肚的罐、盆等容器。外壁用磨子拍印出圖案,以方格、菱形、平行線等幾何花紋為主,也有用草木枝桿戳出的圈點紋。陰乾後在空地上架好柴堆,陶器放在中間,四周堆著大量的木枝和乾草,引火燒陶,成品多為紅褐色。
(D)喪葬習俗-對於逝去的亡者,他們也表現出相當的慎重態度。十三行人通常以側身半屈肢的姿勢入,也就是將死者的肢體彎曲,呈現半蜷縮的姿勢,頭部大多朝向西南方。除了上述的屈肢葬以外,另外還有比較少使用的直肢葬以及相當罕見的無頭葬,十三行人都不用棺,直接放入墓穴,並有很多的陪葬品,包括金子、瑪瑙、玻璃、陶製的珠環、唐宋錢幣等許多飾品,以及貝殼獸骨等等,可能是為往生者送行的最後一餐,可見對於喪葬的形式也相當的重視,或許早已有特定的喪葬儀式及亡靈信仰也不一定。
『行』:雖然沒有文獻記錄十三行人和外地接觸的情形,但遺跡中卻出現大量不屬於當地生產的金、銀、銅、瓷、玻璃等器物,甚至還有許多唐、宋時期的銅錢,可以證明他們與外地的交流相當頻繁,甚至有相當優秀的航海技術。他們可能以獸皮(如鹿皮)、肉乾、鹿角等做為交易品,交換得到的器物通常用做裝飾及陪葬品,例如:把銅錢穿孔後當成項鍊戴在身上。此外,工藝技術或文化也可能和其他部落甚至漢人相互有影響。
米小錄的【十三行人的生活總評:】
從十三行遺址的遺物和埋葬方式加以分析後,許多考古學者做了以下幾個觀點:
l 經濟上過著以種植稻米等穀類作物為主。
l 捕魚、採貝和狩獵仍然是重要的生活方式。
l 精神生活方面,已有宗教信仰。
l 社會上有貧富貴賤之別。
l 政治上有部落聯盟。
l 外交上與中國大陸、東南亞及島內其他族群有所往來。
看完米小錄對十三行遺跡的初步介紹與當時十三行人的生活型態後,相信大家也對十三行遺跡有些概念與認識了吧!在去了十三行博物館後,對十三行人的了解也更深刻了。
只是,像這樣歷史悠久的文化歷史遺跡,也曾經遭受到破壞的威脅,在民國七十六年時,因為要興建污水處理廠,所以省住都局要提出環境影響報告書,但是在此報告書裡,竟然沒有將「十三行遺址」列入,說真的,這是違法,也是嚴重的行政錯失,等到污水處理場設計完成後!,進行土地征收時,才開始引起學術界強烈的抗議。但在內政部為此召開「台閩地區古蹟評鑑會議」時,居然得到如此結論:「本遺址相當重要,然現址已定為污水處理用地,為配合國家重大建設,不指定為古蹟」。換句話說,有關單位竟然將十三行遺跡除名犧牲掉,而讓他們的錯誤行政成為合法的行為。如此,當然引起學術界、文化界和國際考古協會相當的不滿,勢必是招來一連串的救援遺跡行動。
而在近代,也就是民國八十年七月時又挖到一座煉鐵坊,這種代表進入鐵器時代的證物,在東南亞還是第一次發現。進而證明了平埔有很高的文化,台灣並不是漢人來了才有文化,這是史前平埔文化類型在台北地區唯一僅存的代表性遺址。因此,遺址未經析研究和記錄就遭受破壞,將是台灣史前文化的重大損失,唯有透過這個遺址的資料,才能獲得更多對此遺跡的瞭解。
最後,在「六年國家建設」與強勢的政治勢力運作下,十三行遺址只保留象徵性的一公頃面積以交待。不過「搶救十三行遺址事件卻成為了台灣社運與文化史上的里程碑」。
留言列表